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佳人如茗 --- 佘詩曼

從來女子多像花,盛放時嬌妍多姿,枯萎時令人歎息。花朵終有凋落的一天,正如容顏亦會老去,但真正的美人卻不會因為韶華逝去而枯萎。有些人,年輕時或許不如別人般嬌麗奪目,不過她的氣質裡的美不會被時間侵蝕。這種美未必能讓人輕易發現,但細細品味之下,卻令人由衷欣賞、欲罷不能。美人如此,用茶來形容,要比花恰當得多。在我眼中,最像香茗的女子,應該是佘詩曼了。

佘詩曼,Charmaine,1997年香港小姐季軍,無線一代當家花旦,2006年TVB視后。




《金枝欲孽》董佳爾淳:命如柳絮恨無依,萬般算計,奈何情癡,徒留宮牆怨

對於佘詩曼,我一度是相當討厭的。無他,年幼無知的我覺得她長相平平,卻屢被無線重用,所以不喜歡。如今想來當然是覺得自己很可笑。不過小朋友多愛汽水果汁,不愛喝茶,不喜歡她並不出奇。隨著歲月流過,佘詩曼依如從前般清雅,而我則慢慢懂得了她的美。

2003年的《金枝欲孽》,是佘詩曼最好的古裝作品,沒有之一。愛上佘詩曼,是因為她的時裝劇。但直到看了《金枝欲孽》,我才知曉她的古裝原來也是一絕。當年《金枝》熱播時,我遺憾地錯過了,直至多年以後mytv重播我才第一次看。如果那時看了《金枝》,我一定會早一點愛上佘詩曼。她飾演的爾淳,柔雅溫文、細膩多情;看似弱不禁風,實則機關算盡,然而心機背後卻有不足人道的辛酸無奈。她一雙妙目,流露出令人憐惜不已的柔弱,但那柔弱瞬間就變成了狡詐,寒得叫人心驚。身在深宮,再純潔無暇也會變得心狠手辣,何況她本就是爲了謀算而入宮。身不由己是所有後宮女子的無奈,但別人算計至少是爲了自己與家族,她卻只是一個老太監為保榮華富貴而安插在宮中的棋子,只比別人更加悲哀。姐妹離散、朋友相殘、唯一所愛亦與他人共赴黃泉…… 心計過人的她,終究抗不過悲慘的命運。結局雖得天高海闊,卻獨剩自己孤身飄零。而她眼中的柔弱與狡詐,也盡化作無邊的凄楚。爾淳這個苦命的女子,展現了佘詩曼的古典美,更展現了她非凡的演技,自此奠定了她一線花旦的地位。

《雪山飛狐》苗若蘭:處女之作

《倚天屠龍記》周芷若:九陰去柔情,毒手斷恩義

《帝女花》長平公主:兒女情長卻逢國破家亡

佘詩曼一直被認為是實力派,因為她是一個充滿靈性的演員,總是收放自如且觸動人心。然而,選美出身的她早期常為人詬病演技未夠班、聲音太“雞仔聲”。但年僅18歲的她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蛻變,在出道三五年間便成爲了無線新一代接班人。初出道時,她主要拍古裝,在三部金庸劇中皆有頗重戲分。97年《雪山飛狐》中的她依然稚嫩,但到99年《倚天屠龍記》時,她已能駕馭集嬌柔與陰狠於一身的周芷若了。

《火舞黃沙》家春分:被提名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

《覆雨翻雲》秦夢瑤:慈航聖女,劍心通明

《鳳凰四重奏》魏瑜鳳/汪子君/白慧珍/戴思嘉:時代變遷,女性魅力亦隨之改變

2006年,佘詩曼在《鳳凰四重奏》中領銜,演繹四個命途迥然、性格不一的女子,譜寫了一曲女性的讚歌。演員但凡要證明自己的演技,總會出演年齡跨度或心理變化大的角色。《鳳凰四重奏》跨越古今,劇情從清初發展至千禧,四個女子從性情到價值皆有不同,但不變的是她們的堅強與智慧。佘詩曼此次演出堪稱完美,一舉奪下視后殊榮可謂實至名歸。

《鐵嘴銀牙》納蘭青青:與笑匠陳小春搭檔,妙趣橫生

《公主嫁到》昭陽公主:刁蠻公主覓姻緣,真命天子在眼前

早期的佘詩曼總是演文靜溫婉的角色,即便周芷若和爾淳兩個奸角,也都是滿腔柔情的女子。《鳳凰四重奏》之後,她的演技備受肯定,所演的人物也越來越多變。《鐵嘴銀牙》中的納蘭青青是清朝的女狀師,滿腹才學且牙尖嘴利,古靈精怪又刁蠻任性,盡顯佘詩曼俏皮一面。納蘭青青之後,又有《公主嫁到》中的昭陽公主,與青青異曲同工,卻更上一層樓。

《東山飄雨西關晴》葉向晴:艇妹愛上東山少爺,註定苦情
 
《宮心計》劉三好:人物造作,阿佘縱有演技卻無力回天

驟眼一看,佘詩曼的容貌與很多人相比並不算出眾,她沒有黎姿的艷,沒有蔡少芬的麗,沒有張可頤的英,沒有葉璇的俏,甚至不及鍾嘉欣雅緻,不及徐子珊性感。然而,她自有她獨一無二的美,也自有她傲視同儕的實力。她氣質典雅、沉穩大方,仿佛生來便淡定從容。雖非絕色,卻極具古典美。而她駕馭角色的能力更是令人讚歎的。這個演員,宜古宜今、可正可邪;動如脫兔、靜如止水……出道以來眾多作品雷同者甚少,幾乎次次有驚喜。不同於其他人,她的美不能用一個字來概括。她時而端莊文靜,時而爽朗可愛;昨天還是婉約和順的船家女,今天已成驕縱成性的公主;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金枝玉葉、江湖兒女、貧家女孩……她猶如螢幕上的精靈,在戲裡穿梭自如,教人目不暇給,只能連聲叫好。

《嫁入豪門》沈盈秀:轉戰內地後的作品,無甚驚喜
 
螢屏上的她瞬間百變,但真實的佘詩曼卻始終淡雅又不失爽朗。她就像一道好茶,清冽而回甘,經過歲月沉澱更越來越香。花香馥郁卻容易消散,而茶的清香卻是雋永的。縱然初嘗時也許會寡淡無味,但用心品味下必能感到沁人心脾、餘香繚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