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看曉明的戲,好像已是2010年《趙氏孤兒》的時候了。五月時,人在京城,無意間看見了《匹夫》的海報,大喜之下連忙到電影院買票,卻發現剛剛錯過了最後一場。售票小姐見我失望,詫異道:“現在不都上網看嗎?” 無語,唯有離開。後來買了碟看,題材雖不是我最喜歡的,但角色是他從未嘗試過的類型。《匹夫》不是大製作,但拍得還算用心,曉明在戲中亦有頗大的發揮空間。對像他一樣的男人來說,義氣也許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之一,所以義字當頭的角色總是特別吸引他。而在我看來,義薄雲天的男兒最是動人,因此方有望雖不甚精彩,但頗得我心。《匹夫》這一步走得中規中矩,沒有太大的驚喜,卻還是滿足了我,暌違許久再看他的戲,本身已是享受。
今年無線製作的訪談節目《最佳男主角》在香港一度熱播,黎芷珊在節目中與多位知名男演員深入對話,十分精彩。在這樣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節目中,我從未想過會見到黃曉明。記得那時看到預告中有他時,訝異之餘萬分欣喜,能在這樣一個節目中出現,證明他受香港人歡迎。(後來查證,他是唯一一個被訪的內地男演員。)更令我動容的是,已有數年沒看過他的訪問,如今再看,時光荏苒但他依然如故。眉目還是絕頂的英俊,不善辭令但言語中處處透著真誠與可愛。比之從前,他如今的名氣與地位都有不小的提升,但在他臉上我並未見一絲驕揚的神色,談起工作時依然是一派認真,說到偶像前輩時仍然是滿臉崇仰。人生若只如初見,世間最動人心的莫過於在時過境遷後赫然發現,從前的人和事一直沒變,美好如初。謝謝曉明,給我這樣的感動。
十一月的時候,我正為新的生活忙得不可開交,以致渾然忘卻了十三號是他的生日。事後記得了,有一點自責,但很快便拋諸腦後。怎料不久後就驚聞他拍戲出了意外,從高空幾米處摔了下來,左腿骨折。心痛至極,難用筆墨形容,只知道愛他以來這是第一次出這麼嚴重的意外。可幸手術數日後他便在微博上談笑風生,自封“鋼釘俠”(因為他的腳上植入了三根鋼釘以固定骨骼),還不斷打趣自嘲,寬慰好友粉絲。以前只覺得他有一顆赤子之心,可愛如孩童,卻不曉得他竟是如此的風趣、如此的豁達。聽聞他無端受傷心痛難言,但轉念一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總說自己每一次受傷後都會開竅,或許這次也不例外,就算不然,借養傷來休養生息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也許,我也學到了他的樂觀豁達。
到了年終,他的兩部大戲《血滴子》和《大上海》一同上映,令我的假期生色不少。《血滴子》這部戲我並不喜歡,嫌它太血腥暴力。曉明在戲裡的角色我也不甚鍾意,那個名為天狼的反清領袖有些不倫不類,人們譏他既像耶穌又像拉登,而我認為,不過一滿口大道理的神棍罷了。不過,從他深沉的眼神裏我看得出來,他的演技又有進步。至於《大上海》,我則要用“驚豔”二字來形容。電影本身我很喜歡,雖說與之前的港產名作有雷同,但我未曾看過《英雄本色》什麽的,所以無妨。他在戲中與周潤發合作,飾演以杜月笙為原型的黑幫巨頭成大器(發哥演老版,他演年輕版)。戲裡,他極力模仿發哥的神韻,雖未做到完美,但也算成功;戲外,他能與崇拜已久的發哥合作,為人演戲想必皆長進不少。一齣戲裡,他戲份不算很重,但許多鏡頭都讓人心動,最難忘他一襲雪白長袍端坐香案前,紙扇輕搖,一臉肅穆卻又從容淡定。此情此景,堪比昔日楊過掀面具、劉徹策馬出玉門關。我說過,最愛義氣男兒,比起方有望的匹夫之勇,這個堅忍、瀟灑的成大器絕對是更上一層樓,也更令人心折。
如他一般俊美無儔的演員總是最怕別人說他空有相貌而無實力,他也不例外。近年他極力拋下那副他賴以成名的帥氣面孔(雖然在不知不覺中他的帥依然令人怦然心動),作出了很多在別人看來很荒唐的嘗試。這些嘗試大多值得肯定,但有些還是不敢恭維,比如無聊透頂的《唐伯虎點秋香2》。經過許多次突破、許多次失敗以後,他似乎漸漸摸到了自己要走的路,作品越發成熟。更可幸的是,在進步的過程中,他並未放棄他最珍貴的品質,面對逆境笑口常開、面對流言從容不迫;堅持誠懇而認真的對待別人、對待工作。2013年,望鋼釘俠早日痊愈,變回凡人,拍更多好戲以饗觀眾。還有,《精忠岳飛》我等了年多依然無影無蹤,希望能快點看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