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補習肆虐

去年坐在試場奮筆疾書的時日仿佛才過不久,轉眼之間,文憑試又開鑼了。今次,已是過海神仙的我樂得當旁觀者,看他人如何走這一條我已走過的路。幾日來除了感慨作文題目又一次讓考生們損兵折將外,最觸動我的,竟是補習天王的一番狂言。

補習天王范浩揚在facebook的留言近日惹起風波,內容大抵是說他家補習社所賣的收音機能如何有效地干擾別人的信號,影響他人考聆聽。事件鬧到考評局,一番查證過後雖證實事件不涉違規,范浩揚多半只是誇誇其談,但還是掀起了一陣風雨。范浩揚不久前刪除了留言,卻依然大言不慚地指責人們無知,說加裝天線不可能干擾大氣電波…… 如今事件已大致平息,然而我卻因此對補習這件事有了更多感觸。

對於爲了考試而光顧補習社,我向來是反感的。我自己從小不曾補習,但通識科的IES專研,我所做的題目正是補習之利弊,因此對於補習一事略有點認識與感想。補習原是爲小部份能力不濟的學生提供額外的學習機會,讓他們能夠追得上學校的學習進度,不致落後太遠。然而今時今日,學生補習成風,大型補習社如雨後春筍般崛起,滿街盡是補習天王的宣傳廣告,真可謂成行成市。早前我家樓下商場中的美食廣場重新裝修,還以為會有什麽新食肆進駐,誰知某日行經一望,原來鋪位盡數租予補習社了,如此可見補習之猖狂已到了多麼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亦難怪,時下家長與學生,不論家境、不論學業成績,總會竭盡所能在大小補習社裡找到自己想報的課程,心甘情願地花大筆金錢去上課,仿佛不花錢便讀不好書一樣。從小學到中學,我身邊便總不乏這樣的同學,他們視補習為必須品,而不曾補習的我在某些人眼裡反而成了無師自通的天才之類。自費補習快如免費教育一樣普及,補習這一行自然是蓬勃興旺。

補習行業商機處處,專賺學生的錢,而補習天王便是這盤生意中的商品。如今大街小巷裏放眼一望,總有幾個招牌屬於補習天王,他們將自己的學歷、專長一一列出,再打出“奪A升grade”等等口號。爲了吸引學生,有些人更被包裝成明星一樣,以個人魅力甚至美貌作宣傳,可謂使盡渾身解數。這令我想到古希臘時期,柏拉圖曾斥辯士為“知識娼妓”(intellectual prostitute)。細想之下,補習天王吸引學生的方法,與青樓女子招徠客人的招數仿佛有異曲同工之妙。偉大的教育事業淪落至此,可哀可歎!

我明白這種說法或許偏激,會令許多人不滿。我也明白補習老師中不乏循循善誘、品行過人者,如此說對他們或有不公。然而,此話並非針對個別人士,而是想說補習風氣對學生與社會造成的傷害。我們身處於商業社會裏,不能不講錢,但有些東西卻是無論如何都不應也不能用錢衡量的,譬如教育。教育,畢竟不是一種服務,不是說多付錢便能享受更好的。中學時曾目睹有同學爲了上補習班而早退,上課不專心而將精神留給補習班的更是大有人在。在學生甚至家長眼中,補習是付過錢的,所以更應專心嗎?當我在大學聽到學生時常說什麽”我有比錢上堂架“云云,我便知道,花錢買教育的觀念已經潛移默化地在學生心裡扎根。補習的風氣在這過程中,恐怕起了不少作用。

那時因做IES,曾與一位我十分愛重的老師詳談過補習的問題。他說,補習鼓吹了功利與速食。的確,補習雖是教育產業,卻可謂與教育無關,只跟成績掛鉤。無論學生還是導師,都是只爲成績。補習社大量教授答題攻略,各天王紛紛出版各種”雞精“,幫助學生學得更容易、考得更輕鬆。於是,在學生眼裡,日積月累、默默耕耘等學習態度實屬多餘,投機取巧、答題取分才是王道。如此讀書,考試雖過關,但當日後成績不再重要時,學生面對無涯學海卻再不懂得努力,難道不是得不償失?我們的教育制度與補習風氣相輔相成,造就了現時學生”成績至上“的心態。莘莘學子多年苦讀,最後所得的,除了成績只有成績,豈不荒唐?

個人多年來沒有補習,與天資聰穎無關,亦非想顯得自己多麼清高,而是因為相信自己,也相信學校的老師。補習行業的醜惡,讓我更加感激那些肯腳踏實地為學生付出的老師們。三生有幸,我所遇到的絕大部份老師是值得尊敬的。他們每一位都以身作則告訴我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的應有價值觀,他們的春風化雨為我的人生指了一條正確的路。當然,我最後考出的成績也算無負自己與他們的努力。教育本就是如此一個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無關金錢,無關文憑,更無可替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